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法鼓山佛化奠祭的理念

法鼓山佛化奠祭的理念 聖嚴法師的話
一. 教對死亡有甚麼特殊的看法?
自有人類以來,死亡就存在著,死亡與出生是連帶的,凡有生命皆會消失,此即佛教所說的生老病死,因為成住壞空是宇宙萬事萬物的真相。人們因為不知死後何去何從因而恐懼害怕,但是事實上沒有一個人可以不死。
死亡既然是不可改變的事實,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在自己或周遭親友身上,所以只有面對,平時就應該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隨時準備面臨死亡的發生。
討論到死亡就會觸及精神心靈的層面,任何一種宗教都承認有靈魂精神的層面。佛教稱剛剛死亡的靈體為中陰身,是指從死亡後正在等待因緣成熟而轉生的階段過程。最多四十九天之內會轉生,佛教認為在中陰身階段,若有人為之超度說法誦經念佛,修各種福報布施,也就是靠佛法的力量及法,可以幫助中陰身聞法後心開意解,性向改變,投生去路免於下墮而層次提升,轉生種類分別為佛道神道人道或畜生道鬼道地獄道,其中以超生佛國淨土為遠大光明最好的前途。
二. 以佛教信仰如何關懷亡者,安慰生者?
以佛教的觀點來看生命的過程,出生時固然抱有無限希望而來,死亡 時同樣也抱著似錦的前景而去,所以,人生的結束,雖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乃是一件莊嚴的佛事。
既要有生存的尊嚴,也當有死亡的尊嚴。絕大多數的喪葬儀典,除了在表面的排場喧鬧,實際上並沒有給予亡者應有的尊嚴。
法鼓山為了提倡禮儀環保,發揚中國固有的精神,並以佛教的信仰和現代人的立場,推動慎終追遠和冥陽兩利的佛化奠祭理念與做法。再簡化節約惜福培福的原則下完成隆重肅穆整齊祥和而又莊嚴的佛事。對亡者作懇切的追思及虔誠的祝福,對其家屬親友也能達到安慰及關懷的目的。讓人人感受到人生的終點,不是生命的結束,乃是無限的延伸以及圓滿的連續。

三. 佛化喪儀與一般喪儀在形式上有何不同?
佛化喪儀主張回到中國傳統的孝道倫理,孝就是追思懷念,一是繼承亡者的遺志,應當繼續紹隆。一是可為亡者及家人積善,造福人群,激勵後人為後人稱讚,冥陽兩利。同時可避免浪費鋪張,儀式在簡樸之中要有莊嚴隆重的感受,對參與佛化喪儀的人,則是修學佛法的機會,因此對生者亡者都是修學對佛法弘法利生的大功德。
一般喪儀不管是飲食祭祀排場的花費,僅是家屬做為炫耀自己的地位和實力之用,如花籃供品樂隊哭喪隊儀隊花車等,對亡者沒有實質的幫助,送禮者名字行號的廣告用意大於對亡者的敬意與懷念。紙錢靈厝一燒好幾萬,實在可惜。一則浪費自然資源,一則污染環境又浪費財力,財力若用在社會其他方面,不是很好嗎?有些財力不佳的家庭,只為了面子或隨俗而花了大筆的錢。其實鋪張對社會及亡者都沒有助益的,那又為何一定要如此呢?
四. 法鼓山為何要推動佛化奠祭禮儀?
目前的喪葬儀式普遍都有鋪張浪費喧鬧的現象,可能只是過去某地方或流行於某一時代的習俗,和整體民族文化倫理觀念孝道精神沒有一定的連帶關係,一般人都不知其所以然的盲從,好像不如此做就對不起先人-這正是我們所要指出的問題。其實,要想改善一般喪禮中種種不良的風氣,首先應建立正確的死亡觀,才有可能 接受簡單隆重的佛化喪儀,而不會覺得簡單樸素的一事會對不起先人,同時也不違背中國傳統孝道精神,推動的目的是為了帶動社會風氣的改善,並非要廢除破壞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價值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