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改變不放逸

海外分享防疫經驗 鼓勵大眾平常心安度疫情


▲北美信眾透過持續參與線上共修,用佛法如理思惟,以正面的態度面對疫情。(Jean Li 攝)

【本刊訊】臺灣疫情從五月中旬升溫進入三級警戒,反觀北美地區自去年開始配合主管機關防疫政策以來,各道場已持續關閉實體活動近一年半。方丈和尚果暉法師於五月二十二日透過網路,與北美西岸溫哥華、舊金山、洛杉磯道場進行視訊關懷時,三地法師、信眾紛紛提供走過防疫生活的心路歷程,陪伴臺灣民眾共度疫情。

方丈和尚首先分享個人利用疫情期間,規畫從頭開始一本一本研讀聖嚴師父著作,期勉大眾以平常心過日子,對疫情訊息的關注要適度,不要過度。不論疫情持續多久,總有一天要回頭問問自己,這段時間成長了多少?假設今天是世界末日,我們仍然要修行、仍然要弘揚佛法,儘管環境瞬息萬變,不變的是「心」能夠安定,安住在佛法上。

舊金山道場監院常惺法師回饋線上活動的轉變過程,讓大家從「被迫改變,接受改變,到享受改變」;洛杉磯道場監院常悅法師感恩所有的因緣,體驗「危機就是轉機」,使線上活動欲罷不能;溫哥華道場監院常悟法師則提出,即使未來疫情減緩,逐步開放道場後,應思考實體與線上活動持續雙軌進行,照顧只能透過線上親近道場的信眾。

舊金山召集人江濤、洛杉磯召集人Johnson Chang、西雅圖召集人張彣萱各自分享一年多來配合道場法師對信眾的關懷與陪伴。來自舊金山的Judy和馬里蘭的Julie也表示感恩,疫情期間生活工作雖然受到很大的影響,但能感受到佛法讓彼此的心連在一起,體驗當下就是最好的,以此鼓勵臺灣民眾,一定能夠安然度過難關。

方丈和尚以球賽為喻:上半場臺灣防疫得到優勢,北美陷入嚴峻考驗;下半場北美熬過最艱難的困境,而臺灣正面臨挑戰的開始。疫情帶給人們共同省思,唯有彼此尊重,互相了解,才能促進全世界的和平與人類的幸福。

北美防疫心得1

用佛法調適身心

◎劉演伃

臺灣疫情爆發後,我即與家人溝通,並開始問候親友,希望大家做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務實面對處理。居家隔離要有心理準備,有長期計畫才務實。美國疫情剛開始也說隔離幾週,接著變成一個月、兩個月,到後來沒有期限,中間降溫幾天大家走出來,然後又緊縮,最終封鎖一年多。到現在,大多數學校仍沒有復學,許多家庭因長時間共處產生衝突,而重創的經濟更造成失業與生計問題。

當時北美居家避疫令一啟動,溫哥華、洛杉磯、舊金山三處道場互相支援,輪流發布「法鼓山北美西岸三地聯合電子報」,將西岸、東岸及臺灣總本山的活動廣布周知。很快地,網路法會、共修、讀書會、禪修,各種佛法、生活及藝術線上課程,一一呈現眼前,讓信眾迅速找到相應的方法來安定身心。

過程中,許多非法鼓山的信眾朋友也加入學習,除了課程、學習者數量增加,質量方面尤其令人感念。以前在課堂、禪堂上,只能遠遠看到法師,現在透過網路彷彿一對一教學,而且能即時互動。西岸各地的讀書會共讀聖嚴師父著作,互相認識,彼此打氣。如果不是這場疫情,哪有機會認識這麼多善知識,一起同願、同行、同精進?

疫情讓我們暫時不能「面對面」,但是佛法讓我們「心連心」。世間無常,所幸有佛法指路,適當調整個人身心狀況,把握當下的因緣成長,大家互相陪伴,在光明與希望中共度難關。


北美防疫心得2

與疫共處 平安無事

◎Jean Li

防疫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安心的法寶。去年居家避疫令一開始,當然會擔心疫情的變化,幸好當時參加了溫哥華道場的線上課程,早晚課、禪坐共修、念佛共修、〈大悲咒〉共修、禪一、禪二及線上法會,每場都準時報到,可說是全勤生。

當臺灣開始有線上活動時,也參加了農禪寺的八關戒齋、《藥師經》共修,這些共修幫助我在佛法中如理作意,運用正知見面對疫情,禪修幫助培養正念。雖然境界考驗不斷,自己還是會受影響,只是覺照到了就拉回來,受影響的時間愈來愈短,負面情緒也漸漸降低,心情更加平穩。

感恩北美的法師們陪伴我們面對疫情,在線上講經說法。法師的點撥尤其讓我明白自己的執著,一味抗拒只帶來痛苦,接受就安心了。這個安心,來自於對因緣法深切理解,所有的果只能接受,沒有好壞之分,因為都是暫時的現象,既使染疫死亡,也是一種現象。

回想疫情開始時,每天看著報導的確診與死亡數字,心裡一下憂一下喜,明白這是外境,以及自己對身體的愛與執著,兩者結合而產生恐懼或歡喜。看著自己被外境拖到天堂、地獄,當打破堅固的我執、我愛,漸漸不受影響,只看當下,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對病毒敬畏,我們才會更謹慎小心預防,做好與之共存的準備。這次的疫情對學佛者是個考驗,剛開始在境界與佛法之間擺盪,最後才發現回頭是岸。唯有深信因果、接受因果;看破自己的生死,徹底放下,就可以感受到一片晴空,更能毫無顧忌地照顧別人,以別人的需要為考量,這是自己最大的改變。

臺灣的防疫之路才開始,雖然疫情擴散,但生活還是一樣,吃飯好好吃,睡覺好好睡,讀書好好讀,工作一樣認真。疫情是疫情,你還是你,如果能善用佛法,轉逆境成增上緣,對修行一定大有幫助。

關懷院啟動 線上大事關懷

透過網路助念、誦念關懷、追思祝福 圓滿生命最後一程


▲防疫期間,關懷院啟動線上大事關懷服務,透過線上助念、追思祝福等,為往生者圓滿生命最後一程。(本刊資料)

【魏子茵/臺北報導】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升溫,護法總會關懷院配合政府第三級防疫警戒,取消蓮友實體助念及關懷活動,僅由法師出席追思祝福,避免群聚感染風險。然而隨著疫情持續延燒,考量法師染疫風險,關懷院自五月底全面啟動「線上大事關懷」服務,透過網路為往生者助念及關懷家屬,讓生死兩相安。

線上關懷比照實體關懷的做法,蓮友們經由群組布達、自主排班,在家隨同僧團法師的音檔帶領,共同在線上進行慰問、助念與追思。關懷院監院常哲法師表示:「雖然不能實體助念或誦經,但要相信心的力量可以超越時空,助人的心更是一種正能量,透過我們虔誠的誦經迴向,定能幫助亡者往生淨土,以及讓家屬安心。」

「透過雲端,我們依然同在。」僧團法師錄製「阿彌陀佛聖號」、《阿彌陀經》、《心經》等三支線上大事關懷音檔儀軌,匯集各區需求亦錄有影像檔,於追思祝福時播放,帶動家屬誦經或念佛號;隨後播放法師開示祝福影片,地區則配合線上祈福、助念,祈願往生親友離苦得樂,蓮品高昇。

「利他的願心及助人的熱忱從未因為疫情而稍減。」常哲法師鼓勵信眾效法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的慈悲精神,法師舉例,有時正在禪堂打坐,因考量家屬徬徨無助,仍聯繫家屬,以LINE為關懷對象助念開示,甚至透過視訊授皈依,家屬均表達深感安慰。也有家屬回饋,父親因新冠肺炎往生而火化,但家屬仍在隔離中,依循線上念佛與誦經影音檔的引導,摯誠誦念迴向父親,將思念化為祝福,自己也得到心靈平安。

圓山區助念組組長高家婧感謝蓮友發心參與護持,並分享有家屬看見長輩接受線上助念八小時圓滿後面容安詳,來訊表達感恩:「看到老菩薩猶如睡眠般地安穩,內心深受感動。」


法鼓山「大事關懷」影音系列上線

◆聖嚴法師開示:一心念佛、人生最後的一件大事、往生佛國淨土條件
◆佛事儀軌:臨終助念、誦念《阿彌陀經》儀軌、《心經》追思祝福
◆經典課誦:〈普門品〉、《阿彌陀經》、《心經》念誦
◆生命教育:佛化奠祭——美好的送別、環保自然葬

【觀看連結】
法鼓山網路電視台https://ddmtv.ddm.org.tw大事關懷專區
或至YouTube 輸入關鍵字「大事關懷」(歡迎訂閱DDMTV)

溫哥華道場

常悟法師線上跨宗教對談

【溫哥華訊】六月十四日,溫哥華道場監院常悟法師應加拿大卑詩省蘭利市基督教西三一大學(Trinity Western University)邀請,出席該校博士班專題跨宗教研討會,與基督教、錫克教、原住民等三位代表座談,共二十一位師生參與線上研討。

專職幫助假釋女性囚犯重返社會的加拿大原住民代表威瑪(Velma L. Albert)首先發言,日前在甘露市(Kamloops)的一處原住民兒童寄宿學校舊址,挖掘出二百一十五具兒童大體事件,這是存在已久,族人不敢碰觸的傷痛。他篤信天主教,不認為是教義出現問題,而是學校當局、相關人員所犯下的錯誤,如何療癒種族的傷痛,並重新從信仰中找到希望和力量,是當前最大的課題。

錫克教在加拿大的新興支派代表維寧(Sukhvinder Kaur Vinning)談到,所屬的宗教成立於一百多年前,由於殖民主義對其教徒長久迫害,盼能經由積極的參與社會,讓社會大眾能重新認識他們。

「網路弘法修行,讓遠端甚至其他國度洲際的人,有了學習佛法的機會。」常悟法師表示,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改變宗教的弘法方式,如何讓大眾能夠持續有效地學習,以及弘法內容及方式能更順應時代與之對話,並接引新世代來接觸佛法,這是佛教團體目前和未來努力的方向。

「面對身障人士,各宗教所持的態度為何?」常悟法師回應線上學生提問表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陷,比方能力做不到的,是否也算「失能」?生病時,有些事情不能做了,或者有一天臥病在床或臨終前,也會經歷身體障礙的不方便。身障者的內心是痛苦的,甚至會經歷不平等的待遇,陪伴、接受、諒解對他們是非常重要的照顧,照顧者也在學習培養自身耐心和安忍力。除了身體的殘缺,還有心理的不健全、精神的欠缺,是更深一層的殘障,更需要從各自的信仰中學習成長。

馬來西亞道場

承續衛塞節護教精神


▲回顧衛塞節成為公共假期的歷史,護法悅眾發願繼承護佛精神。(馬來西亞道場 提供)

【郭紫薇/馬來西亞報導】五月二十六日,馬來西亞道場於線上浴佛法會圓滿後,特別邀請五十二位護法會悅眾線上團聚。透過回顧衛塞節(佛誕日)在馬來西亞成為公共假期的歷史,眾人更加堅定道心,繼承前人的大願,同心維護佛教,讓佛法長遠流傳下去。

從一九四六年開始,不同傳承的佛教團體團結一致,前後歷經四十二年的堅持和努力,一九八八年,人民終於享有衛塞節公假的福利。了解前人的奮鬥不懈,悅眾互相交流整個過程帶來的啟發。對於在戰亂、資源缺乏的年代,背景各異的佛教徒仍不遺餘力護教弘法,除了讚歎當年參與者的悲願心,對衛塞節假期更多了一分感恩心,眾人也盼望現代佛弟子能效法前人,放下身分和立場,以寬廣的胸懷「存異求同、通力合作」。

監院常藻法師聆聽眾人分享後表示,現代生活資源豐富,多數人對例行的公共假期都以為理所當然,「但歷史告訴我們,衛塞節公假是前人的願心與努力所成就,非常難得。」法師勉勵悅眾以開闊的視野和心胸,從長遠的角度去思考有利於佛教和眾生的事,持續朝目標奉獻。

【防疫心生活】 享受改變不放逸

【北美防疫心得1】
用佛法調適身心

【北美防疫心得2】
與疫共處 平安無事

關懷院啟動 線上大事關懷

【溫哥華道場】
常悟法師線上跨宗教對談

【馬來西亞道場】
承續衛塞節護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