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防疫 法鼓山挺醫護
捐贈醫療防疫物資 充實居家線上修行資源 協助全民安心與防疫同步精進

▲慈基會祕書長常順法師代表捐贈大悲水至剝皮寮快篩站,祝福第一線醫護、軍警人員身心平安。(慈基會 提供)
【本刊訊】本土疫情持續蔓延,法鼓山體系除配合政府防疫,將實體活動及道場關閉延長至七月底,慈善基金會、護法總會等各單位也全面展開支援防疫行動,包括:捐贈第一線醫護人員所需的防護衣等醫療物資,努力充實線上修行共學所需的心靈防疫資源,推動「心呼吸」禪法,舉辦居家線上分享會、設置祈福平台等,鼓勵社會大眾在居家避疫期間,善用網路資源,養成禪修好習慣,以安定的身心,迎接與疫情共存的新生活。
五月中臺灣疫情升溫以來,法鼓山慈基會積極與各縣市政府、醫療衛生、民政社福機構密切聯繫,了解防疫需求。五、六月間,三度緊急致贈大悲水、平安觀音御守至疫情熱區萬華「剝皮寮快篩站」,緩解現場人員焦慮情緒,給予心靈安定。
觀察到醫護、警察消防人員承受的壓力,慈基會邀請插畫家朱德庸製作「安心祝福」動畫影片,於五月二十八日致贈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傳送給全體護理人員,並贈予平安觀音御守。多位護理人員回饋,影片中誦念的祝福語,讓努力抗疫的他們身心得到了療癒。
隨著疫情發展,六月初,慈基會陸續捐贈防護衣、面罩、額溫槍、N95口罩等,給臺北榮民總醫院、臺大醫院金山分院、臺北市聯合醫院、關渡醫院、羅東聖母醫院;也致贈大悲水與平安觀音御守,關懷防疫專責和平醫院、仁愛醫院、國泰醫院、臺大醫院和新北市立聯合醫院醫護。
六月三日,慈基會與僧伽醫護基金會合作,由僧醫會董事長慧明法師統籌採購雙北地區醫院抗疫急需的醫療物資,包括:N95口罩、防護衣、隔離衣、面罩、手套、髮帽、鞋套等,並協助新北市立聯合醫院設置消毒噴霧隧道,為出入人員提供防護。「醫療無國界,菩薩愍眾生。」慧明法師感恩法鼓山發揮聞聲救苦的觀音精神,「哪裡有需要,就支援哪裡」,把資源用在醫護人員最迫切的需要上。
針對快篩陽性民眾於檢疫旅館或檢疫所隔離觀察期間,必須每日量測、記錄體溫,以作為醫療單位下一步治療指標,由於近日物資採購不易,慈基會於六月十一日捐贈雙北市衛生局電子體溫計七千多支,盼及時照顧民眾所需,同日並捐贈一千四百個「平安包」,關懷在安心檢疫所及防疫旅館的民眾。此外,也捐贈苗栗縣政府隔離衣,新北市金山、林口區公所、臺北市萬華區公所感應式消毒機、防護衣等物資。六月十八日則致贈護目鏡等物資,關懷頻繁為熱區消毒的萬華清潔隊大理分隊。
疫情導致許多弱勢家庭陷入困境,慈基會多方聯繫了解,陸續捐助陽光基金會桃竹中心、蘭智社會福利基金會、臺北市東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北海岸社福中心、北投社福中心、蘆洲社福中心等採買民生物資,協助民眾度過難關。
而為服務因染疫而往生的民眾及家屬,法鼓山於關懷院網站(https://ddmscc.ddm.org.tw/)設置「新冠肺炎臨終關懷專區」,家屬可線上申請關懷用品、法師線上關懷,並依循網上誦念、儀軌引導,協助親友依願往生淨土,讓生死兩相安。
從心靈關懷到物資援助,法鼓山盼善用十方資源回饋社會,祈願在政府與全民共同努力下,疫情早日平息,世間平安自在。

▲羅東聖母醫院呂若瑟神父、馬漢光院長與醫護人員,感謝法鼓山送來各界捐贈的防疫物資。 (慈基會 提供)
居家線上對談 分享防疫新觀點

▲僧團法師及來賓於線上交流「新觀點‧心生活」。(本刊資料)
【魏子茵/北投報導】當居家防疫成為新常態,如何保持正向力量?六月十三、二十日,法鼓山舉辦兩場「居家線上分享會」,由僧團法師、各界人士以「發現新觀點、心生活」、「感受新體驗、心呼吸」為主題,邀請大眾線上聆聽、交流,在疫情期間,以新視野接受改變,迎向新生活。兩場直播共計三千六百人參與,累積超過三萬人觀看。
六月十三日上午,方丈和尚果暉法師首先勉勵大眾:「環境再怎麼不安,心一定要安。」護法總會總會長張昌邦、文化中心副都監果賢法師、青年院演無法師、及行政院社家署委員張寶方等,接續分享居家防疫的新改變、新觀點。張總會長指出:「疫情讓生活提前邁入數位化,要照顧好自己與家人,安心共度疫情。」果賢法師說明世間本就是無常變動,當「清楚外境改變而心不受影響,這就是心靈環保。」疫情期間,正好以禪法藉境鍊心,活在當下盡責守分,也藉此因緣反觀內在的恐懼,從而學習改變。
生命教育經驗豐富的張寶方,在此期間持續以視訊做臨終關懷,並在居家整理空間的斷捨離過程中,重新覺察「我是誰?」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鼓勵聽眾不要害怕去看見不同面向的自己。
六月二十日下午,僧團都監常遠法師、創作藝人柯有倫、心能量管理醫師許瑞云及演無法師,因應現代人步調匆忙及情緒緊張等現象,聚焦「心呼吸」禪法,鼓勵大眾每天花五分鐘,將注意力放在呼吸的進出,把心從外在環境收回到自己身上。
「清楚當下身體的感受,讓心不再沉溺於追悔過去、擔心未來。」常遠法師表示,透過不斷地練習呼吸,將能從困擾自己的情緒中抽離,回到安定平和的狀態。直播時聽眾回響熱烈,紛紛留言期待臺語、客語、英語版。
柯有倫提到,自己上臺表演前會深吸一口氣來穩定情緒,而近日宅在家當奶爸,起初難免焦慮,但在陪伴女兒過程中回歸規律作息,也運用零星空檔與自己相處,覺察呼吸,讓心充電,提昇戰鬥力,鼓勵大家「多練心呼吸,做個自在人」。許瑞云醫師則示範以手勢搭在太陽穴、髮際、鎖骨,結合「心呼吸」,有助於調節自律神經,舒緩緊張與不安。
兩場次中,演無法師穿插帶領聽眾練習放鬆身體與體驗呼吸,並分享運用「五調」:調睡眠、調飲食、調身、調心、調息,先照顧好自己,進而善護念他人。
法鼓山居家線上分享會
【場次】
7/11(晚上8點~9點)
7/25、8/1、8/8、8/22
【時間】週日上午10點~11點